阅读历史 |

第22章 僧侣(1 / 2)

加入书签

“赵爷,您这鸟到底说了啥?”</br>见这海东青咕咕咕的,猴子瞪着眼睛满脸的好奇。</br>因为这种情况不是一次两次,这一路过来已经发生过很多次。</br>这种常人听着一脸懵逼的兽语,自家赵爷似乎一听就懂,然后很快通过大鸟的传讯快速指定下一步行径路线,进行规避。</br>而码踪术高手们则同时能印证,赵爷的决定是多么明智。</br>因为每次都能证明,赵铭每次绕行都不是无的放矢,似乎这大鸟就像是成精了似的。</br>“它说前面几里地外看到了一群人!它还说....”</br>“啊!?几里地它都能说清楚?”猴子惊了,“对了,它还说了什么?”</br>“它还说你是个煞笔!”</br>“煞笔?什么笔?”</br>猴子挠挠头,赵爷这话似乎挺高深莫测,没太听懂。</br>对此赵铭只是淡淡摇头。</br>海东青自然没法说的太详细,他只是根据海东青上次飞出去的时间来推断距离。</br>但它能说出大致的情况,比如一个人就咕一声,如果是少数一群人就是咕咕两声,如果是一大群人就是接连咕咕好几声。</br>这都是这一路来赵铭和它培养出来的默契。</br>一开始还没对上线,多试了几次,再加上摸尸得来的高超驯雕技巧,也算能勉强做到精准汇报。</br>得知前方的情况,赵铭连忙让一支侦察小队朝前摸了过去。</br>约莫过了半小时,侦察小队汇报了更为详细的消息。</br>前面三里地外的确有一群人,而且还是一支军队,但却是一支奇怪的军队。</br>服饰与一般外蒙军队的正装不同,听他们的描述,似乎戴着一些高帽,队伍之中还多以一些身穿红色衣袖的喇嘛。</br>之所以能如此清晰说明,主要是这一路负责侦察的队伍经常远远看到一些喇嘛僧侣在传教。</br>如若有十几年前的人在这儿,就能发现,仅仅十几年的时间,道观的数量就远不如寺庙。</br>并且这个蜕变还是肉眼可见的。</br>赵铭倒也记得,这个年代的外蒙,貌似以僧侣在外蒙最为活跃。</br>具体就不便详说,但外蒙的建立在早期一定程度与僧侣有关,涉及僧侣与当地王公争夺权力的事情。</br>外蒙的王公贵族在徐先生收复时期是更加倾向统一的,但这样一来僧侣的权利必然会遭到打压,所以他们就找到新的靠山,这才衍生出后面一系列问题。</br>其次外蒙人口的衰减,一部分也是因为僧侣在其中的影响。</br>随着僧侣在外蒙的权利越来越大,大量外蒙男性出家为僧,而他们的僧人是不结婚的。</br>从前朝初期到末期,外蒙人口一直都是直线下滑。</br>“排骨,你觉得能驻扎在这里的军队是谁的人?”赵铭干脆问询当地人。</br>外蒙现在的划分属于是四部两区,两个行政区,四个大部族掌管着麾下无数个大中小部族。</br>最终归乌苏里台的大库伦执掌,而乞颜部看似兵强马壮,实际上也就是赛音诺颜部的大贵族麾下的第一梯队贵族罢了。</br>“赵爷....这可能是附近的胁从军。</br>一般来说一片地方存在一个营的洋人军队,那附近必然就存在至少三个外蒙佐领归他们调遣,负责基本的协防和镇压工作。”</br>排骨稍作思忖,便很快做出汇报。</br>赵铭微微颔首,让侦察小队继续进行甄别,同时心里也在犹豫着是绕行还是直接吃下这支队伍。</br>一挥手,肩头的海东青再度起飞,并且朝着先前的方向再度飞去,去往更远的地方进行侦察。</br>“看来外蒙的局势比想象中更为复杂,不过这不是我能掺和的事。”</br>赵铭摇摇头。</br>“不掺和才是好事,这种事咱们只能交给上头去头疼。”张锴连连点头,他反正是能怎么简单就怎么简单。</br>最好是直接掉头就走,甚至都不要和洋人发生冲突。</br>不然按照赵铭的尿性,鬼知道后续会发展成什么吊样。</br>而此时新乌斯煤矿附近,这里距离赵铭所部约莫三十里地。</br>随着煤矿陆续发掘开采,加之俄国陆续送来的工业设施,此地已经渐渐从一处荒芜之地,发展成片成片的集镇。</br>不少外蒙本地人更是在这儿进行着各种贸易。</br>毕竟这儿有洋人送来的各种特产,同样还有少量慷慨大方的洋人采购。</br>可能牧民们养牛放羊一整年,还不如在这里做生意一天。</br>而这里最畅销的当属马匹市场,牛羊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